大凡为学,只要变气质正心术而已。盖人之气质,苟非圣贤,不能全善,必有所偏,故对贤立下许多言语,欲人因其言以省察己之偏处。如医经然,某病则有某方,某病则为某药,学者味圣贤之言,以察己之偏,正如看医经以察己之病。(《西山文集》卷三十)
像以上一类的话很多,无非如张横渠所谓“学以变化气质”——变化气质之性以反于天地之性,且教育多在消极方面用工夫,较程、朱所论更其薄弱。
本章参考书举要
1)《罗豫章先生集》
2)《延平问答》
3)《胡子知言》
4)《朱子全书》
5)《朱子语类》
6)《朱子年谱》
7)《晦庵文集》
8)《朱子训学斋规》(《青照堂丛书》)
9)《白鹿书院教规》(《学海类编》)
10)《南轩全集》
11)《东莱遗书》
12)《象山全集》
13)《黄文肃公全集》
14)《真西山全集》
15)《西山文集》
* * *
[1] 《陈北溪答苏德甫》:“文公表出《近思录》及《四子》,以为初学入道之门,使人识圣门蹊径。”《黄东发》:“晦庵先生表章《四书》,开示后学。”